目前分類:商業個案分享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陳盈竹

你曾遇過在旅途中,內急卻又找不到廁所的窘境嗎?或是找到但卻髒得讓人卻步?針對這種所有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一項專門提供廁所相關訊息的行動服務---MizPee已經應運而生了。這項號稱「內急最佳幫手」的創新行動服務其實是結合手機定位技術、已建立的龐大資料庫和眾多使用者評論的一項服務。使用者只需要以手機登錄MizPee.com進行搜尋或是發送簡訊,即可獲得當時所在位置附近的廁所相關訊息,包括:廁所詳細地址、地圖、是否需要付費、是否提供身心障礙者設施或嬰兒相關設備、開放使用時間、廁所清潔程度等。

ella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陳盈竹

    許多早期電影場景中,秘書角色終日跟在老闆身邊並帶著一個小記事本,隨時寫下老闆所交代的事項,深怕忘記。不過,這樣的場景早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前 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場景:即使走在街上也能以高科技設備幫老闆馬上預定用餐地點、安排開會時間、甚至準備好會議議程。誰說工作就必須待在辦公 室?!誰又說上網就必須坐在電腦前?!「行動社會」的觀念現在正逐漸顛覆我們的現實生活方式。

ella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盈竹

     如果現在有人告訴你只需上網註冊,就可任選巿價高達1200元的全球高知名度的品牌試用品並送貨到府,你大概會認為這是詐騙集團最新犯案手法吧!「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大概是人們最常掛在嘴邊的名言,不過這句名言卻因「試用網」的出現而受到挑戰。

      在中國這個蘊藏無限商機的廣大市場,有著無數新時代的電子商務消費者,他們擁有高購買慾望,卻苦於中國市場缺乏像美國一樣完整的退貨機制,而害怕一時的 消費衝動會造成荷包大失血。「試用網」正在努力運用,試用品促銷的新創意,為自全球各大品牌的試用品打造成一個屬於消費者的「免費試用王國」。

「試客」文化,建立全新消費模式

     自從網路興起後,「博客」、「換客」、「拼客」、「威客」、「曬客」各自在這個新興舞台上擁有一片天,更有許多人 把握機會賺進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試客」正是現在網路上最熱門的一個族群。所謂「試客」就是那些在網路上免費索取各項商家試用品,並會在試用後與網友做交 流、討論再決定是否購買的消費者。

      長期以來,中國消費者一直是「先買後用」的傳統消費模式,而試用網所提倡「先試後買,好用再買」的全新消費模式,正在慢慢扭轉這個積極開放的市場,希望為開創一條能讓品牌和消費者之間建立積極互動的全新通路。

itry. cn---促銷的新創意

     「試用」其實早已不是促銷手法的新花招,不論是在超市、百貨公司、年貨大街,甚至是日本化妝品公司DHC都藉由試 用,讓消費者提高對商品的認知,進而達到持續消費的目的。然而,在店鋪門口或攤位派發試用品的傳統手法能派發的數量有限,且無法得知試用者在使用之後的反 應,因此在這個講求效率的時代,傳統試用促銷手法已經逐漸落伍。

 itry. cn的創辦者---徐樂在看了知名娛樂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一段報導之後,獲得創辦「試用網」的靈感。在創辦試用網之前,他曾在網路上搜尋與 itry」相關的已註冊網域名稱,卻萬萬沒想到許多類似網域名稱已經被人捷足先登,所以他肯定「試用網」的促銷新創意是大有可為,「內地最早、最大的試 用平台」---itry. cn也因此悄悄進入中國市場。

沒有真正白吃的午餐試用必須回應心得

     雖然「免費午餐」這項利多的確很吸引消費者目光,但消費者也不全然能夠平白獲得試用品,因為根據不同試用品條件,試用者可能需要支付很小額的體驗費和填寫使用後問卷。

      在試用網建立初期,並沒有規劃體驗費的收費項目,但經營一段時間下來,經營團隊發現收取小額體驗費不但能夠提升整體會員素質,更能杜絕 那些專撿便宜、拼命索取試用品的會員。儘管體驗費不是試用網最主要盈利來源,但這項收入卻有一定規模,目前試用網遵循「取之於客,用之於客」的宗旨,將此 項收入用在擴張客戶服務部,及提升服務水準。


     對各大品牌而言,試用者在使用之後所填寫的回饋問卷及試用分享才是最珍貴的資源。一來是可以即時看到市場 中各種反應,二來則是搭配試用者性別、年齡、區域、消費能力、特定品牌印象等數十項資料來做分析,希望從中找出真正的目標客戶。試用網規定所有用戶在試用 某個產品或服務後的一個月之內必須要繳交試用心得問卷,若違反規定,系統則會自動鎖定用戶繼續試用其他商品的權限。同時,試用網亦會不定時舉辦試用心得評 比競賽,並以更多優惠作為獎勵,培養試用者用心填寫試用問卷的習慣,強化試用者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試用完之後,消費者若願意繼續購買此產品才是各大品牌的行銷目標。因此提供試用品的廠商會在試用網上提供各種能夠繼續購買此產品的方法,並用優惠促銷價格方式來強化消費者的忠誠度。

 

「打包模式」一次網羅試用品,更網住試用者的心


     在這個電子商務日趨成熟及快速發展的時代,網路上「客」源不斷。試用網首創將「試用體驗」、「評論分享」、「優惠 購買」三大功能合為一體的新體驗模式,不但吸引了消費者,更吸引了世界各大品牌商家前來舉辦試用活動。試用網中所舉行的試用活動琳瑯滿目,種類也涵蓋化妝 品、日用品、食品、網路服務、書籍雜誌、電影休閒娛樂等方面,不論是嬰兒必備的奶瓶,小孩們喜歡的巧克力和乳酸飲品,年輕女孩子們最愛的紅酒面膜、控油保 養組,青少年瘋迷的NBA雜誌,甚至是為想要提升國際競爭力的莘莘學子們而設計的整套英語課程在試用網中都一應俱全,而OLAY、立頓、Kraft、沙 宣、HP等許多知名品牌也都在試用品提供廠商之列。


     在試用網推出初期,不少網友會懷疑「天下是不是真的有白吃的午餐?」或「此種營運模式是否真的能夠達到收支平衡或 獲取盈利?」。創辦人徐樂表示,經營一年多的試用網目前已有超過千萬的獨立註冊會員,並推出超過千種商品試用活動,依照這種快速向上攀升的趨勢,這些與試 用網相關的疑慮相信已經完全不攻自破。

      透過email廣告、搜尋競價等傳統網路行銷手法多多少少都是以「亂槍打鳥」的方式在找尋目標顧客,因為無法提供精準的使用者資料做 為分析,使得投入大量成本的行銷活動,並無法充分得到所需的效益。試用網靠著合作企業的品牌推廣和試用者使用報告數據,協助廠商從產品試用活動中獲取精確 的數據,因此,其價值獲得非常正面的肯定,有助於產品的改良、產品行銷策略的修正,同時亦能創造良好的低成本口碑銷售效果。

p.s 本文章已刊登在經濟部商業現代化雙週刊第85
http://gcis.nat.gov.tw/Moderncom/
 


ella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家華.李怡慧 陳盈竹

        「HeyHow about Facebook today?」什麼?什麼是Facebook?「OhCome On!」別當個外星人。目前在美國的大學生族群中,除了每日精采的大學生活,環繞在生活中的,除了Facebook,還是Facebook。根據 eMarketer針對全美17~25歲的美國大專院校學生所做的調查顯示,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facebook.com的使用率都是的TOP 1,台灣民眾所熟知的MySpaceYouTube都只能屈居二位。「Facebook.com現象」正逐漸快速地由美國大學校園擴散至加拿大、英國、 澳洲等,其不僅可說是一個優越的社群網站,甚至也許是未來的另一個網路巨擘。

強勢新生—Facebook上線 

 
        「Facebook」本來是一本每個哈佛大學新生都會擁有的印刷小冊子,裡面包含新生的姓名、照片、主修科目、興趣等簡單的個人資訊。哈佛大學印刷這本冊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新生能盡量擴展自己的人際關係圈。 

         Facebook.comom創辦人兼執行長,亦是最初網站架設者---馬克小子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圖一),2004年時正是哈佛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在哈佛大學主修計算機和心理學,卻靈機一動想出了「線上版」Facebook 點子,除了本來要填寫的個人基本資訊以外,更要求每個哈佛學生提供自我介紹、嗜好、勵志名言、甚至是當學期所選修的課程名單等更詳盡的資訊。他認為這是 一個能夠讓哈佛學生更深入瞭解身邊的人及更容易建立和維持人際關係的方法。

        很幸運地,Mark Zuckerberg的點子得到一位曾擔任哈佛投資協會(Harvard Investment Association)理事長---Eduardo L. Saverin的青睞,並同意出資USD 1,000當作創始基金。朱克柏格只用了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建立起了名為「Thefacebook」的網站,於200424日在哈佛校園上線後, 立即受到哈佛大學學生的喜愛,同月底,已有過半的哈佛學生完成了註冊。兩個月後,Thefacebook開放給哈佛大學以外的人士註冊,出乎意料之外地風 靡了美國2,000多所的大學校園,並逐漸蔓延至加拿大、英國、澳洲等世界各地,促使會員人數直線向上飆長,並且吸引了各式媒體的目光。這股勢如破竹的氣 勢讓一個僅限於哈佛校園內的線上社群系統「Thefacebook」在2005823日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注目的社群網站 facebook.com」。

 

火熱竄起強勢的成長率

 

        別懷疑,現今美國前十大大熱門網站已包含了成立才短短三年便已衝到第七名的Facebook。雖然在全球排名第6 的熱門網站MySpace仍穩坐社群網站的龍頭,但是其成長率已經趨緩。Myspace繁亂的廣告和頁面,使用者已逐漸厭倦;這給了Facebook一個 竄起的機會。Facebook2005年的有效會員高達1,160萬人,截至 20077月底,人數已達3,400多萬,成長率高達193%,預估到2015年會達5,250萬人,會員成長非常驚人。

        網路市調公司ComeScore今年六月份的最新統計,Facebook網站上,年齡逾三十五歲之使用者激增。Facebook官方 統計指出(圖二),20068月,在英國的點閱率達500萬,而加拿大的點閱率高達600萬,澳大利亞雖然起步較慢,卻也有將近150萬的點閱率。若以 此三國的總人口數來推斷,人口較少的澳大利亞之點閱成長率,也絕不容忽視。  
 

簡單清爽,專屬你的社會網絡

 
        使用者一連上Facebook首頁(圖三)馬上就能感受到與MySpace的差異,整個Facebook首頁就是 簡單的登入功能,簡單的文字說明,重點就是告訴你這是一個讓你和朋友們聯絡交流的網站,沒有其他任何的廣告或是和你無關的內容,簡單的框架再配合樸素的用 色,讓使用者感覺相當的清爽。而且對於該網站能為你和朋友們做些什麼,一目了然。

         登入後的頁面(圖四)主要可以分成三個部份,不管會員是在網站的那個連結或使用任何功能,頁面的基本架構都是一樣,非常地具有一致 性,網頁最左邊是搜尋欄位及會員目前所選用的應用軟體服務,搜尋欄可讓使用者找尋同事、同學或採用更詳細的各種進階搜尋;而其下的各類應用軟體服務,目前 Facebook提供的服務達5000多種,使用者可以從中自行選擇適用的軟體服務,被選的服務就會列在網頁左方搜尋欄位下面,方便使用。 

        網頁上方的橫列便是
Facebook的四個主要功能,分別是profile-展示會員個人的資料,包含活動狀態及所有的社會網絡,也 可讓會員更新自己的最新活動資料;Friends-則幫會員列出所有的朋友,或可以依各種方式搜尋,也可更新自己的狀態等;Networks讓使用者能依 地域、學校、工作場合等來找尋適合自己的社群並且加入;Inbox-是內部郵件,讓會員們能在網站內溝通,而不必透過外部郵件傳遞,能夠恰當地保護使用者 的隱私。而網頁的中間部份主要是呈現內容;簡單版面設計,能讓新使用者不到十分鐘便了解如何使用Facebook. 更重要的是整個網頁就是呈現你一路在求學與工作中可能建立的社交網絡,並且提供很多的功能讓你可以輕易地和這些朋友們彼此分享近況。  
 

獨特實用的基本社交功能

 

        可別以為除了版面風格外,Facebook就無其它特別之處了,事實上驚喜才正要開始呢,Facebook為網友設計了一些貼心的功能,讓會員與朋友間的聯繫、互動更為方便,在這裡為讀者介紹其中幾個有趣的:

 

Mini Feed ─ 自動化日記!

 
 

        在使用者的個人首頁上有一個稱為Mini Feed的區域(圖五),會自動詳細記錄你在Facebook上的一舉一動,這些記錄讓朋友們即使沒有見面或透過電話、電子郵件等聯絡,也能瞭解你最近的 生活狀態。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那些行為願意讓他人知道,那些則不要,充份考慮到了使用者的隱私權。而使用者在Mini-Feed上的記錄,便成了News Feed的主要訊息來源。

 

News Feed ─ 朋友動態即時分享!

 

        每次使用者一登入Facebook,馬上映入眼簾的就是News Feed(圖六),其功能是將與使用者相關的朋友、主題社群在網站上的最新動態(也就是這些朋友等的Mini Feed)通知使用者,讓使用者一登入馬上就能了解到朋友們的最新狀況,典型的訊息如誰飛到哪裡去旅行了、誰和誰已結為好友了、或誰正在從事什麼事情等, 皆能藉由News Feed得知,News Feed將相關資訊共分成十類,如狀態、關係、群組、事件……等,使用者可自行選擇哪些資訊是自己比較有興趣的,哪些是不願意收到的;當然你也可自行設定 比較想收到或不想接收哪位朋友的訊息,透過News Feed,即使沒有見面、沒有透過電話或電子郵件聯絡,都可以隨時知道朋友們的最新動態,必要時,可以適時聯絡關心,真正是天涯若比鄰呢!

 
 

The Wall ─ 大家來留言吧!

 

        這是Facebook別出心裁的功能之一,對話牆(The Wall)是每個使用者個人資料上的一個區域(圖七),使用者可以在這裡公開地向朋友傳遞任何訊息,其朋友們也能夠在對話牆留言以和朋友溝通,對話牆的訊 息是公開的,所有原使用者的朋友皆能夠瀏覽, 24小時,不分晝夜,有個共同的交流對話區。若要傳遞較私密的訊息時,則可利用個人信箱(Inbox)來傳送。

 
 
 
社群分類 讓你找朋友更方便!

        想想看,若你的朋友多達數十人或上百人時,每次要找一位朋友便要從Friend list中一個一個地找尋,豈不是太花時間了嗎?Facebook自動地幫使用者的朋友依群組來分類並且會自動把擁有最多朋友的群組排列於前,下次要找朋 友時只要記得他是那個群組的,點進去就能快速地找到他了!同樣地他人瀏覽你的網站時,也可以很快地找到和其相關或其有興趣的朋友群。

 
 

Poke! ─ 敲敲朋友的肩膀!

 
        是否有時候很想聯絡朋友,但又懶得寫信呢?Facebook提供你“Poke”功能聯絡朋友(圖九)。一旦你“Poke”了某位朋友,下次對方登錄時便會知道你在找他,進而趕快與你聯繫!

        透過各種貼心設計,
Facebook讓使用者輕而易舉地建立社會網絡,並且不用太費功夫便可和這些親朋好友彼此分享最新動態及對話,甚 至也可以分享彼此的朋友,讓朋友與朋友間也可以自己建立朋友關係。更重要的是在這樣輕易建立的社會網絡時,也給使用者高度的隱私保護,每位使用者可以依著 個人判斷,決定其公開分享的內容與分享程度,能夠讓使用者選擇性地分享個人訊息,上傳自己的生活照,參加所喜愛的社群,完全不用擔心會受到無聊的廣告及垃 圾訊息的騷擾。沒有入口網站般花俏的首頁,也沒有多到不知讓人如何使用的功能,更沒有三不五時跑出來的廣告,Facebook回歸到社群網站最初的本質, 認識朋友、交換訊息,緊緊地抓住了會員的心。
 
 
 

提供更多元的功能與樂趣的 Facebook Platform

 
        今年五月,馬克小子在其所舉辦的F8論壇中宣佈了震憾業界的消息,正式推出Facebook Platform,可以供所有有興趣的業者或個人在上面開發各種Facebook會員有興趣使用的工具。Facebook已經和65個不同的公司有類似的 合作,而由玩家自由創意開發的小工具更是多不勝屬,其合作廠商幾乎包涵了業界各家知名廠商。光就這個觀點上來看,Facebook的策略就比 MySpace要開放的多,而且更求新求變。 

        馬克小子說Facebook的目標是成為一個社交作業系統(Social Operating System),也就是讓其使用者能在Facebook上從事各種社交活動,比如聽音樂、看書評、玩遊戲、打網路電話、送精美禮物給朋友等;就如同微軟主 導了使用者使用視窗系統的經驗一樣。這項新措施不但吸引許多開發商為Facebook增添新的服務,也讓Facebook能黏住使用者更多時間。至於和 Facebook合作的公司,對其最大的好處便是能藉由提供服務而獲利。

        目前
Facebook網站上專屬的應用程式已超過5000個,共22個分類,其中包含業務(Business)、教育 Education)、電影(Movie)、照片(Photo)、旅遊(Travel)及就是好玩(Just for fun)等多項分類,不斷增加的各種實用又好玩的程式元件,受歡迎的程度不可言喻。以下是幾個有趣又實用的程式,介紹給大家認識。
 

here I’ve Been! ─ 你去過哪裡!一起去吧!

 

        搭配一張世界地圖,「Where I’ve Been」(圖十)能讓愛好旅行的使用者和朋友分享哪些國家是曾經旅遊過的-綠色、哪些是日後想要去拜訪的-藍綠色及哪些地方是曾經居住過的-紅棕色。 here I’ve Been!”受到廣大的歡迎,上線才兩個月便匯集了二百三十多萬名的使用者,並被旅遊網站TripAdvisor以三百萬美元購併。

 

y Garden ─ 開闢個屬於自己或送朋友的花園!

 

        想接近大自然又騰不出時間,“My Garden“讓使用者擁有屬於自己的後花園(圖十一),把喜歡的東西諸如蝴蝶、老鼠、向日葵、南瓜、水仙花等加入到自己專屬的花園中,豐富自己的庭園也 能讓個人頁面看起來更加地活潑生動。另外,也可以精心打點一個花園然後送給朋友喔!

 
 

ikeness ─ 超級明星臉,你跟誰志同道合?

 

        眾多的朋友中,哪一個愛做的事和你一樣呢?你的興趣和銀幕上的大明星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Likeness(圖十二)能夠在茫茫網海中幫你找出志同道合的朋()友。怕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快來Likeness一下吧!

 
 

Debt Manager ─ 你有健忘症嗎?來記個帳吧!

 

        嫌自己記帳太麻煩嗎?快來用這個貼心的小程式!Debt Manager(圖十三)能夠幫你記錄哪個朋友欠你多少錢或你還欠朋友多少錢。若不好意思開口,Debt Manager還有一個貼心的Reminder功能,可以提醒朋友又不會讓彼此感到尷尬喔!

 
 

Movies ─ 和朋友來一場趣味相同的電影吧!

 

        藉由和電影網站Flixster的合作,使用者在Facebook上也可以觀賞電影預告片、查詢目前的院線片、觀賞video短片等(圖十四),會員也可以在上面寫電影影評,也可以查詢你的朋友們最近看了那些電影等;甚至還能比較你和你的朋友看電影品味的差異喔。

 

Entourage ─ 朋友卡司牆,一目了然

 
        想要一眼看到所有的朋友嗎?朋友卡司牆(圖十五)讓使用者可以一眼看到所有的朋友照片,不僅深刻感受到朋友們的存在,也可以很容易地點一點朋友的圖片,就可以輕易的觀看此朋友的Facebook喔! 

        這些應用程式是不是很有趣呢?這只不過是
Facebook幾千個應用程式中的六個,還有許多新奇又實用的元件等著你來發掘呢!
 
 

與企業合作,落實生活需求應用

 
        除了以上所描述超過5000個應用元件外,Facebook還與企業合作,開發出更進一步的應用元件,為會員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實質方便性,不再只是可有可無的社交活動而已。 

        例如,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商
Amazon.com就推出了讓使用者在Facebook上寫書評(Book Reviews)的服務,只要在個人的Facebook空間寫了有關於一本書的評論文章,就可引入一個「Buy」的按鈕,當任何讀者因看了這篇書評而想要 買這本書,只要按下「Buy」按鈕就會立刻在Amazon.com的網站中幫您找到這本書籍。與企業的強勢合作,落實在會員真實生活的方便應用,是 Facebook的一大創舉。這樣的應用開發,逐漸更接近Facebook的目標社交作業系統(Social Operating System)。也是一項有利的武器,不斷的追求創新與強力的企業合作,相信會是未來的決勝關鍵。
 

Split it ─ 不用再為分擔帳單苦惱了!

 

        還在為租屋的房租、水電費或其他費用,煩惱與室友處理不好嗎?別擔心,Split it(圖十六)將會為你有效管理帳單,這是FacebookTD Canada Trust共同合作開發的一個關於租屋帳單管理的應用元件。有了Split it,和室友間可以清楚地知道各自該分擔的費用,也可以準時支付帳單。此外,一如Facebook其他功能一樣,使用者保有十足的隱私權。  由以上超酷的功能,可見Facebook的成功不是偶然,其設計及經營模式也可以讓有志電子商務的業者參考。

 

你的隱私權受到保護嗎?Facebook做到了

 

        走來一路順利的Facebook,身為Web2.0網站中的菁英新秀,Facebook的成功,隱私權的保護措施 功不可沒,相較於MySpaceFacebook給使用者的感覺就像一個線上的私人社交圈,其最大特色便是會員可選擇讓什麼人看到哪些個人資訊,使得在 輕易地就可以和朋友們彼此分享生活動態的同時,並不覺得隱私被侵犯,也不必擔心自己的私密資料會外洩。快速增加的有效會員數及點閱率,是其增加廣告收入的 最大契機,但如何在增加收入的同時,維持會員的隱私、減少會員受到不必要廣告的干擾以及維持清爽好用的介面,仍然是Facebook最重要的考量。 Facebook正在研究如何提供同時符合使用者興趣又不會讓使用者覺得自己的隱私資料遭濫用的目標式廣告,Facebook的隱私長說道:「在一個可信 任的環境中,你會分享更多(訊息)。這是提供目標式廣告的機會,只要你能維持該環境的可靠度。」因此如何在開放與隱私間取得平衡已成為其首要的考量。

 

MicrosoftFacebook共創璀璨未來

 
        早在一年前網路科技業就曾傳出Yahoo打算要以10億美金的天價收購這個明日之星,但卻被一向充滿自信、胸懷大 志的馬克小子狠狠地一口回絕了。當時對於大家紛紛開始對「Facebook到底值不值7.5億美金?」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今年1024日,微軟正式宣佈 2.4億美金的價格擊敗搜尋引擎巨頭---Google,成功收購1.6%Facebook股權。換句話說,微軟認為這個僅僅成立三年的社群網站公司 絕對擁有150億美金的市場價值,這似乎是在暗示微軟已對於Facebook投下一張信任票,相信Facebook雖然目前尚且無法將高人氣轉化為實際營 收,但也絕不會與2000年的網路泡沫一樣瞬間破滅消失。 

        微軟會願意以高價收購
Facebook股權的主要原因是認定Facebook在網路廣告市場的驚人潛在爆發力。由於微軟在過去四年 中,耗費鉅資企圖在網路搜尋服務和網路廣告服務兩塊領域與GoogleYahoo兩大巨頭一較高下,但卻始終無法獨霸天下。微軟感受到企業紛紛從傳統平 面媒體轉資投入網路廣告市場的趨勢,不得不趕緊抓住Facebook的氣勢及潛力,趁機進行下一波的攻勢。微軟更大膽預估Facebook的會員數會一路 衝上3億大關,因此認為給予Facebook 150億美金的高評價是絕對物超所值。 

        其實,微軟的分析也不無道理可言。
Facebook除了擁有為數眾多又快速成長的會員以外,更擁有較於其他大型社群網站(如: MySpaceBebo)更為詳盡的會員資料,包含喜好、年齡,甚至是會員朋友群的類別等,這使廣告主能更精確地分析目標顧客及更有效地刊登廣告,希 望能夠針對目標顧客一擊即中、投其所好。

        另一方面,
Facebook亦需要藉助微軟所注入的資金擴充公司規模、增添設備、投資新的服務項目,使Facebook能有效地將超 人氣指數變成實質營利收益,消除網路泡沫化的擔憂,提振矽谷曾風靡一時的網路科技產業士氣。根據兩公司的協議,那紙獨家代理facebook.com銷售 廣告的合約將會持續到2011年。目前Facebook正藉由微軟的銷售平台積極地計畫在歐洲推出第一個非英文版本的Facebook,試圖擴展至其他地 區,不要只侷限於美國。


        倘若
Facebook能在歐洲市場踏出成功的第一步,相信Facebook就會很快把腳踏入亞洲市場,並與MySpace一較高下, 甚至是能取而代之。Facebook的成功來自於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社群網站運作模式,不但讓使用者耳目一新,更讓使用者有效地聯繫與朋友之間的關係。隨著 微軟的注資,Facebook想必更是如虎添翼。未來,或許成為微軟與Facebook面對Googlemyspace的二大勢力,誰會勝出,仍待觀 察。唯一可以預知的是競爭是不變且永遠存在的事實!

 
p.s 本文章已刊登在經濟部商業現代化雙週刊第84
http://gcis.nat.gov.tw/Moderncom/


ella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m&m不只是零食

巧克力的歷史淵遠流長,不管有多少口味新奇、樣式新穎的糖果種類出現,巧克力受人們歡迎的程度始終不變。

 
十五世紀的阿茲台克人除了將巧克力視為神的禮物之外,更以巧克力作為流通貨幣。1954年,瑪氏公司(Mars Inc.)一句「只融於口,不融於手」(Melts in your mouth, not in your hands)的廣告台詞,成功地將m&m巧克力那個「小孩子吃巧克力不會再將雙手及衣服弄得髒兮兮」的形象表達地淋漓盡致,這也讓的m&m巧克力成為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糖果之一。m&m巧克力、士力架巧克力(Snickers)等多種瑪氏公司糖果產品的成功,一路將瑪氏公司推上全美最大糖果製造商的寶座。
 
十多年前,瑪氏公司因擔心企業文化不合的問題,始終不願意購併其他規模較小的公司。在此同時,瑪氏公司的強大對手---赫喜公司(Hershey Company)卻一口氣買下幾間小型的家族經營的糖果廠及瑞典、墨西哥等國的海外合資企業股權來擴展公司,例如:北美之葉(Leaf North America)、亨利賀德公司(Henry Heide Inc.)等公司。這些決策讓赫喜公司一下子超越瑪氏公司,成為全美最大的糖果製造商。
 
瑪氏公司為了維持自己的市場佔有率,除併購德芙公司(DoveBar International Inc.)外,並積極開始為既有的產品開發新市場。瑪氏公司最受歡迎的產品---m&m巧克力當然是首選之一!一年半前,瑪氏公司為了使m&m巧克力擺脫「小孩子的零食」的形象,利用網路平台的便利性,讓每位顧客都能買到「屬於自己style」的客製化m&m巧克力,此策略大大擴展了m&m巧克力的目標顧客及市場。

My m&m’s三部曲」---展現自己的style
 
一進入「My m&m’s」的首頁(圖1),logo的設計已經充分說明了此項產品的賣點,那就是「以不同顏色、字樣的m&m來展現出個人風格的色彩」。此產品當初的設計概念是提供結婚的新人一個絕佳的機會,藉由my m&m去做一些情感的傳遞,因為產品備受好評,因此才延伸這樣的應用到其他用途上。


<1>客製化m&m首頁(My m&m’s
圖片來源:
www.mymms.com


色彩繽紛一直都是m&m吸引消費者的一個主因。瑪氏公司認為顏色能夠快速、明確地表達出個人的特色,因此無論在網頁或是電視廣告中,瑪氏公司皆有賦予每種顏色的m&m一種個性。相同地,瑪氏公司也不斷在研發新的顏色,以供顧客選擇,希望顧客能夠找到最符合個人特色的顏色(圖2)。


<2>My m&m三部曲之一~選顏色
圖片來源:
www.mymms.com


目前my m&m針對個人所提供的服務是可以在巧克力上寫上兩行字,一行分別是八個英文字母(圖3)。不過在針對公司行號的my m&m推出之後,巧克力上也可以印上各公司行號的logo。在訂購網頁上,可立即馬上看到成品的模樣,讓顧客在下訂單之前可以確保自己心中的成品跟生產出來的實品不會有差距。


<
3>My m&m三部曲之二~決定訊息

圖片來源:www.mymms.com

瑪氏公司針對三種不同需求的顧客提供三種不同內容物量的包裝,一是為那些會再自行包裝的顧客而設計;二是搭配節慶而設計的小份量包裝;三則是設計為禮盒的形式(圖4)。


<4>My m&m三部曲之三~選包裝
圖片來源:
www.mymms.com

 
整個訂購過程強調的是「簡單、快速的三個步驟即可讓你看到成品」,這與傳統挑選禮物、禮盒要不斷比較差異的感覺完全不同。在下了訂單之後,只需要十四天的時間,顧客就會收到充滿個人風格的客製化my m&m商品。

成功執行瑪氏第三原則---「互利」
 
結婚是一件終身大事!擁有一個溫馨、浪漫、獨一無二及永生難忘的婚禮是所有新人的夢想。美國的婚禮策劃相關行業相當發達,從大賣場到書店皆陳列了與婚禮相關的書籍、雜誌,例如:Perfect WeddingMartha Stewart wedding等。在美式的婚禮中,新人必須在婚禮結束後送一份小禮物給來參加婚禮的每位賓客。由於賓客眾多且各人喜好不同,如何規劃出一個讓賓主盡歡且又能象徵婚姻的溫馨、甜蜜與浪漫的禮物,常常讓婚禮策劃人(wedding planner)傷透腦筋,甜甜蜜蜜、包裝精美又具備個人化特質的my m&m無疑是一個讓人皆大歡喜的選擇。
 
對新人而言,拍婚紗、擺酒等所需花費不少,送客禮品當然希望能以最少的花費來得到最大的效益。印有特別話語的m&m不但可以創造出溫馨、甜蜜的感覺,精緻的包裝也會使這份禮物顯得大方,更重要的一點是此項商品的價格不貴。以目前瑪氏公司所推出的選擇來看,一份已包裝並含有1.61.75盎司客製化的m&m價錢在美金3.75元至4.95元不等(基本訂購量必須為20份)。有些人甚至是訂購大包裝的my m&m(一包是28盎司,定價為美金11.99元,基本訂購量是112盎司),然後自行分裝成一份份小禮物送給賓客(圖5)。


<5>客製化m&m及包裝
圖片來源:
www.mymms.com


客製化m&m並非只為新人帶來好處,對賓客亦是如此。收到禮物的賓客時常遇到禮物並非適合自己所用的窘境,而禮物上通常都有印上新人的名字以做紀念,此舉卻增加了賓客處理這份禮物的困難。若以客製化m&m作為禮物,收到禮物的賓客想必不用再為如何處理自己不適用的禮物而煩惱,因為m&m巧克力是大人跟小孩都喜歡的零食!
 
瑪氏公司在2005年底就開始推動這項創新計畫,其實就是以瑪氏公司五項原則中的第三項---「互利」作為出發點。這項產品分別為瑪氏公司、婚禮策劃業者、結婚新人及賓客帶來利益或好處,可謂是共創「四贏」局面。
 
客製化wedding m&m產品是第一項客製化m&m商品,此商品讓美國婚禮策劃業者眼睛為之一亮,一則是在巧克力上印著別具意義的話語,既能與婚禮搭配又能凸顯出獨一無二,二則藉由網路平台下單,從m&m的生產包裝、運送全部一次完成,讓準備送客禮物的任務變的簡單、有效率。今年的七月七日對所有美國人來說是個結婚的好日子,因為「Lucky Seven」的觀念根深蒂固地存在美國人心中。瑪氏公司藉機與Las Vegas的一間著名教堂「Little White Chapel」結盟,提供當日結婚的七百餘對新人及四千多位賓客印有「I Do」、「7/7/07」、「Lucky in Love」等類似字樣的客製化m&m,希望能將此項產品更往前推一步。
 
客製化m&m讓瑪氏公司成功阻止了赫喜公司奪走更多市場佔有率,並有可能藉由此項新產品讓原有的市場佔從赫喜公司手中奪回。目前瑪氏公司所推出的客製化m&m並非只侷限於婚禮所用,舉凡公司行號的活動宣傳、各項節日的慶祝,甚至可用來配合初等學校的各項教學活動(圖6)。


<6>針對公司行號的客製化m&m平面廣告
圖片來源:
Fortune Magazine


「客製化m&m」進攻台灣市場?!
 
客製化m&m在美國的成功,首要是歸功於瑪氏公司的創新,以創新的產品率先進入市場,讓消費者對於產品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瑪氏公司一貫的作風及奪得市場佔有率的關鍵因素。瑪氏公司另一項成功的因素即是可將一種商品的成功經驗複製、推廣至其他國家。
 
客製化m&m目前只有在美國推出,在台灣還沒有看到類似「以客製化巧克力作為禮物或喜糖」的產品的商品,但已有不少台灣消費者從雜誌平面廣告、部落格、m&m迷俱樂部專屬論壇等管道得知此項產品的相關消息,進而拜託自己在美國的親朋好友幫忙訂購及郵寄回台灣,甚至有居住在美國的賣家在Yahoo奇摩網路拍賣平台上開始代為訂購客製化m&m的產品。由此看來,這系列商品在台灣喜糖或禮物市場應頗具潛力。以瑪氏公司豐富的全球行銷經驗及m&m本來在台灣的高知名度來看,客製化m&m在台灣市場應該是大有作為。
 
台灣喜餅、喜糖禮盒的市場競爭激烈,各家喜餅業者皆有在喜餅、喜糖禮盒中提供巧克力,但只是在口味上做一些小變化。若是客製化m&m真引進台灣市場,或許可為台灣喜餅、喜糖禮盒市場帶來一些合作機會,也可能增加競爭壓力,如何將my m&m的創新觀念應用到喜餅、喜糖或逢年過節的禮盒,應該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或許下次你需要舉辦活動的時候,不妨也考慮一下My m&mCreate your style

p.s 本文章已刊登在經濟部商業現代化雙週刊第81期
http://gcis.nat.gov.tw/Moderncom/
 
 
 
 
 
 
 
 
 
 
 
 
 
 
 
 
 
 
 
 
 
 
 
 
 
 
 
 
 
 
 
 
 
 
 
 
 
 
 
 
 
 
 


ella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